10月23日,湘潭市总工会举办的首期农民工电商培训班在湘潭县中路铺镇开班,学员是来自周边的55名农民工,平均年龄35.7岁,他们将在这里接受为期12天的免费电子商务培训。
记者了解到,这次培训班是湘潭市总在“互联网+”进入工会帮扶领域的首次创新探索。
返乡创业有需求
“我希望把家乡的湘莲、花生、茶油等多种特色农产品,通过淘宝网卖向全国各地。”在培训班的开班仪式上,28岁的农民工刘润香表达了自己想利用电商平台创业的想法。
刘润香来自中路铺镇竹冲村,之前在深圳、广州等沿海城市打工,结婚生子后一直在家。看到乡亲们种植莲子、花生等特产,由于交通和销路闭塞难以销售时,她萌生了开网店的想法,这样既可以在家照顾孩子,又可以赚钱。刚好听说可以参加市总免费的电子商务培训,她第一时间报了名。
培训班上像刘润香这样的80后妈妈为数不少。双云村的马利嫦也是其中一名,她年前开始尝试利用微信朋友圈销售自家产的蜂蜜,如今想扩大销售,“但根本不知道如何集中货源,如何打开知名度,所以顾虑很多”。她报名参加电商培训班,就是想在培训中边学边创业。
湘潭市总社保部负责人彭大维告诉记者,由于中路铺镇地处偏远,经济相对落后,外出务工人员较多。其中18~35岁的“80后”“90后”人数占比达80%左右,绝大多数人员接受过高中教育,能够熟练操作电脑,有丰富的网上交易经验,他们希望能够抓住电子商务进农村的机会,返乡创业。
提供“一对一”上门指导
金石村是中路铺镇最偏远的一个村,当地的特色农副产品烟笋、藏香猪等很有名,却因为交通不便,信息不畅,长期打不开销路。今年2月,村支书胡江龙创新思路,利用微信朋友圈给村民们卖起了烟笋,打开了一条销路。然而朋友圈的力量毕竟有限,村里仍有不少烟笋滞销。听说市总在中路铺镇免费办一个农民工电子商务培训班的消息,胡江龙喜出望外,赶紧报名参加。
“培训内容很丰富,对我有直接帮助。”看了课程表,胡江龙欣喜地发现,此次培训班分为专题理论和计算机网络实际操作,市总特邀了千米生活、96580项目主管等专业人士,为学员们讲解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、淘宝运营技巧、店铺装修等操作运营知识,帮助学员掌握电子商务的基础知识。他带来了村里的几个80后小伙子一起参加培训,下决心学好电商经营策略和营销技巧,帮助更多的村民脱贫致富。
记者了解到,中路铺镇的产业发展已具一定规模,目前积极发展“一村一品”经济,初步形成生猪、湘莲、油茶、黑山羊等8个商品生产基地。“通过电子商务技能培训,引导广大农民工运用电子商务创业就业、增收致富,拓宽特色品牌农产品的销售渠道,促进现代农业发展。”彭大维介绍,培训班结束后,市总还将会为想从事电商的学员,提供“一对一”上门指导。
3年培训农民工6000多人
“电子商务作为新兴产业,对新型职业农民工实现创业有很大益处,如何在新时期下抢抓发展机遇,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,是工会组织面临的一个新课题。”湘潭市总工会党组书记、副主席董湘瑞介绍,这次培训是职工帮扶由“输血”到“造血”的一次有益尝试。近年来,市总结合全市城乡富余劳动力和劳务市场需求现状,对全市困难职工、农民工培训工作采取工会牵头、学校组织、企业与社区广泛配合的新模式,开展多渠道、多层次、多类型的就业引导和技能培训,使学员的技能水平和自身素质有了明显提高。
据统计,近3年来,市总6家工会创业培训基地共举办各类培训130余班次,培训人数达6167人。培训的主要内容包含职业道德、就业指导、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等主题内容。培训合格率达100%,学员就业率达100%。培训结业后通过劳动部门的鉴定考核均获得初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。(商艳鑫)
分享至: